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5.09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知識、不明事理。《西遊記》第一五回:「不知他怎麼無知,今日沖撞了大聖。」《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無知的孽障!你能知道幾個古人,能記得幾首熟詩,也敢在老先生前賣弄。」
2.沒有感覺、知覺。《穀梁傳.僖公十六年》:「石無知之物,鶂微有知之物。」
愚昧無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笨而不明事理。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七○.紅鉛火龍訣》:「為上智之人,明達而自知,無勞論也。愚昧無知,勉論不及也。」《明史.卷一三七.吳伯宗傳》:「倘愚昧無知,亦聽其所為,不在旌表之例。」
蒙昧無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智識未開,不明事理。如:「他蒙昧無知,對神棍的迷惑之言深信不疑。」《濟公全傳》第五四回:「師父,你老人家既是我拜弟陳亮的師父,如同我師父一樣,方才我一時間蒙昧無知,求你老人家恕罪。」清.徐珂《清稗類鈔.會黨類.興中會及同盟會》:「上則因循苟且,粉飾虛張,下則蒙昧無知,鮮能遠慮。」
懵然無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糊裡糊塗,不明事理的樣子。如:「每當想起年輕時對周遭事物的懵然無知,就會啞然失笑。」《舊唐書.卷一六六.列傳.白居易》:「除讀書屬文外,其他懵然無知,乃至書畫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歡者,一無通曉,即其愚拙可知矣。」
年幼無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輕而不懂事。如:「我的小孩年幼無知,還請老師多多教導。」《西遊記》第四三回:「我且饒你這次:一則是看你昆玉分上;二來只該怪那廝年幼無知,你也不甚知情。」
輕薄無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佻淺薄,沒有知識。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七十.金丹部》:「即輕薄無知泛濫之徒,豈可見天地之心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識見、學問。如:「求知」、「真知灼見」。《論語.子罕》:「吾有知乎哉?無知也。」
2.意識、感覺。《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無知。」漢.范縝〈神滅論〉:「手等亦應能有痛癢之知。」
運籌帷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1>運籌2>帷幄3>之中,制勝於無形4>,子房5>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6>,為大於細7>。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淮南子.兵略》。 (2) 運籌:計算、謀劃。籌,計數的器具。 (3) 帷幄:軍旅中的帳幕。幄,音ㄨㄛˋ。 (4) 無形:不著痕跡。 (5) 子房:張良(?∼西元前186),字子房。本為韓國公子,秦滅韓,良欲為韓報仇,乃使人擊始皇於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黃老,學辟穀之術。卒諡文成。 (6) 圖難於易:難...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找來當初反對鑄鐘的樂師州鳩,對他誇耀的說:「看吧!鐘聲果然很好聽,你的顧慮是多餘的。」州鳩對於景王的無知和自誇十分不以為然,就回答說:「大王鑄造大鐘,如果人民都十分贊成,那才叫和諧。如今勞民傷財,人民都對大王十分怨恨,這種情形怎麼能叫做和諧呢?而且人民所贊同的,很少有不成功的;人民所厭惡的,很少有不失敗的。這就是俗話所說:『眾心成城,眾口鑠金』的道理啊!」但是景王不接納州鳩的勸諫,反而認為他已經年老了,什麼都不知道。隔年,周景王駕崩,之後再也沒有人說大鐘的聲音好聽。後來「眾口鑠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口同聲,往往積非成是。而在漢朝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逸文中,另有一個關於「眾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