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現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今仍保留或留存。如:「經過淘汰之後,現存的幾位候選人,個個都是實力堅強的。」
現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某一特定觀察時刻,生態系統中一定範圍內存有的有機體的量。現存量即豐盛度的定量,可用單位面積或體積內生物體個數、重量或能量來表示。
[故宮殿本書庫現存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宮殿本書庫現存目〕,陶湘編。清朝初年,承明代遺風,內府所刊行之圖書,不離明代經廠本風格。康熙以後,天下漸次安定,乃銳意於文治,大量編修圖書刊刻典籍,並設立修書處於武英殿,專司內府出版圖書的刊印任務,以求獨創風貌,後人因簡稱清內府刊印的圖書為殿本。清武英殿除為校對官員、書作工匠所集中外,另設有書庫,儲藏有清歷朝殿本書。有清二百餘年間,殿版圖書為數可觀,但無專目記錄,僅〔清宮史〕、〔清宮史續編〕之書籍門中略有記載,不過亦僅止於嘉慶10年(1805)而已。民國15年(1926)國立故宮博物院於清壽安宮舊址設立圖書館,聚有清內廷所有書藏儲之,並各按圖書性質,分為3個書庫收藏,殿本書庫便為其一。...
  〔臺灣各圖書館現存叢書子目索引〕係王寶先編,民國64年(1975)至66年由美國舊金山中文資料中心印行,共3冊(書名索引2冊,著者索引1冊)。此索引將臺灣10所圖書館所藏叢書,以其子目,依筆畫順序編成,由各子目可查知所屬叢書,是利用臺灣地區叢書的重要工具書。書名索引註明各子目的書名、卷數、著者、年代、叢書名,間附說明。如:〔○與一之間〕,民國何秀煌撰,文星叢刊。書名索引後附有臺灣各圖書館現存叢書目錄,係按叢書書名筆畫排列,每種叢書註明其書名、種類、編成時代、編者姓名、版本以及庋藏地點,如:南菁書院叢書,共8集41種,清王先謙、繆荃孫同編,清光緒14年(1888)刊本(史語)。子目著者索引係...
現存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目前正在操作使用的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活著。如:「存在」、「生存」、「存活」。
保留。如:「保存」、「存疑」、「去蕪存菁」、「碩果僅存」。
積聚。如:「積存」、「存款」、「存貨」。
寄放。如:「存放」、「存物箱」。
懷有、含有。如:「存心」、「心存善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露。如:「展現」、「發現」、「呈現」、「現出原形」。
目前、此刻。如:「現在」、「現今」、「現狀」、「現代」、「現任」。
即時、馬上。如:「現做現吃」、「現買現賣」、「現學現用」。
實有的、目前有的。如:「現金」、「現款」、「現貨」。
現金、現款的簡稱。如:「兌現」、「貼現」、「付現」。
耳提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雅」是朝廷上的樂歌,又分為大雅、小雅。〈抑〉一詩出自大雅,相傳是春秋衛武公所作,用以自勵之詩。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康叔於衛,建立衛國。康叔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賜爵,是為衛武公。衛武公治理國家的態度十分開明,總是廣納百官的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因此得到衛國臣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在這一段詩中,衛武公表達了他對後代子孫的關心與懇切叮嚀,他說:「這些年輕人啊!還不懂得分辨善惡得失。為了怕他們迷失方向,我不僅當面告誡他們,還用手提拉著...
臨渴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渴掘井」原作「渴而穿井」。《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內容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兩部分。是春秋戰國前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也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這篇〈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強調人應依據四時陰陽調整作息以養生的重要性,闡明四時陰陽是萬物的根本,順應節氣就不會生重病,是養生的方法,如果等到病根生成才治療,亂象已成才治理疏通,就像口渴了才挖井取水,要打仗了才鑄造兵器,這樣豈不是太晚了!後來「臨渴掘井」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渴而穿井」演變而來,用來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為時已晚。另外在《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也記載一則故事:春秋魯昭公逃離自己的國家投奔齊國,齊景公問他原因時,他說:...
席不暇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現存有《墨子》一書,是墨家思想的代表。 (5) 無煖席:沒有因久坐而溫暖的席子。形容人奔波忙碌,汲汲於行道。煖,通「暖」。 (6) 聖人:指上文伊尹、呂望、百里奚、管仲、孔子、墨子。 (7) 不高山,不廣河:不以山為高,不以河為廣。表示不會因山高河廣而絕行道之念。 (8) 干:營求、求取。〔參考資料〕 漢.班固〈答賓戲〉(據《文選.卷四五.設論》引)蓋聞聖人有一定之論,烈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後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時而獨彰。是以聖哲之治,棲棲遑遑,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