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4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盛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泛流行。《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後來其教盛行,那學了與民間祛妖除害的,便是正法。」《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將來雖然一定可以盛行,但是目下還在萌芽時代。」
盛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某個時間點(或期間),患某病的所有病例數佔全人口數的比例,稱為點盛行率(或期盛行率)。可表示為
  盛行率=其時間點(或期間)所有現存病例數/同時期平均人口數
  盛行率在探討醫療保健工作的負荷上,特別是慢性病的防治上相當重要,可作為計劃人力和設備的根據。
盛行率調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行率(prevalence)是指在短時間內,某一族群中有病者的比例,是一靜態狀況的測量值,會受到發生率(incidence rate)及疾病病期(duration)的影響。盛行率調查即是調查某一特定族群疾病的盛行率和其他有關變數(例如: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的分佈及相關情形。通常用於評估衛生服務計劃或評估醫療照顧的需求。其優點是方便、經濟、省時;缺點是健康狀況和環境等變數同時調查,只能說明當時的情況,不能得出因果關係的結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旺、繁茂。如:「旺盛」、「茂盛」、「生意興盛」、「桃花盛開」。
熱鬧的、大規模的。如:「盛事」、「盛會」、「盛舉」、「盛況空前」。
濃厚的。如:「盛意」、「盛情難卻」。
豐富。如:「盛宴」、「盛產」。
華麗。如:「盛裝」。
極、甚。如:「盛怒」、「盛讚」、「盛誇」。
以容器裝東西。如:「盛飯」、「盛湯」。
容納。如:「鍋裡的湯太多了,這隻大碗盛不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流行、盛行。如:「現在時興健康食品。」《紅樓夢》第二七回:「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體名。中國古典韻文之一。元時最盛行,故稱為「元曲」。分散曲、劇曲二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於商、周時代。《說文解字.鼎部》:「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漢.王充《論衡.譴告》:「釀酒於罌,烹肉於鼎,皆欲其氣味調得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南北朝後漸被槍取代,轉而為儀仗、衛門的器物。《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
精粹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精粹主義1.1 學校課程1.2 教師角色1.3 精粹主義v.s永恆主義1.4 中英文關鍵字1.5 參考資料 精粹主義  精粹主義(Essentialism)為教育哲學的型態之一,其同時根源於觀念主義與唯實主義,屬於較為傳統與保守的哲學。精粹主義於1930年代早期盛行於美國,略晚於進步主義,與永恆主義有同樣的目的,就是對進步主義教育的反動。精粹主義代表人物有柏格萊(William C. Bagley)、布立格(Thomas H. Briggs)、霍恩(Hernam Harell Horne)等人。(Allan C....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