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9.39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操練兵士。唐.杜甫〈奉寄章十侍御〉詩:「指麾能事回天地,訓練強兵動鬼神。」《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吾處兵間久,今始識訓練法。」
目錄1 自我肯定訓練之意涵2 自我肯定訓練之目標3 自我肯定訓練之適合對象4 自我肯定訓練之內容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自我肯定訓練之意涵自我肯定訓練是社會...
形式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十八世紀時,有些教育學者認為心智可由練習而強化其功能,正如人體的肌肉可由鍛鍊而變得更強壯一樣。此種說法稱為形式訓練說,是學習遷移最早的理論之一。
  信服形式訓練說的教育學者認為學校教材的選擇不必重視實用價值,只要重視其對心智訓練所具備的功能即可。亦即教師若認為記憶是一項重要的心智能力(官能),就應該選一些有助於記憶訓練的教材讓學生練習。在此理念之下,歐美許多學校的老師普遍重視拉丁文和數學的教學,認為這兩種科目對於記憶、推理、邏輯思考等心智訓練具有相當大的遷移效果。當時的教育學者深信人的心智能力只要加以訓練,使其發展得更好,就可遷移到同性質的所有問題上。因此學校教育的目的只是在...
果斷訓練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斷訓練模式(Assertive Discipline)目錄1 (一)基本理念2 (二)有效的班級經營策略3 (三)優、缺點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基本理念 此種模式提供了一種平穩、有力的方式,讓教師與學生在教室內積極、有效的相處,教師必須堅持學生能表現出適當且負責的行為,而這些行為是學生所需要、家長所要求、社會所期待的(郭明德,2001)。教師在教室內擁有建立合宜的學習環境、要求學生表現適當行為、獲得學校與家長協助的基本權力;學生在教室內則有權要求教師協助其改進不良行為、積極支持適當的行為,有權選擇如何行為(吳...
教師效能訓練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效能訓練模式(Teach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T. Gordon 是一個臨床心理學家,也是「教師效能訓練」的創立者,深受C.Rogers 人本主義理論影響。Gordon 指出在教室裡有兩種人與人的溝通問題常常出現,如何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做回應,以及如何在教師出現問題時做回應,此模式可以提供教師參考,以做最適合的選擇(Tauber,2007)。此種模式的目的是在發展一種師生互相尊重的方法,透過溝通技巧,建立和諧的師生關...
在職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職訓練係指在不大幅改變工作進度的情況下,於工作場所或特別安排的地點,針對現有員工所實施之與工作有關的訓練活動。故在職訓練的涵義有三:(1)以現有員工為對象;(2)不離開工作崗位;(3)訓練的內容與其工作相關。就訓練的形式而言,這是一種較簡單的訓練,分為線上訓練和非線上訓練兩種。線上訓練係指在作業線或生產線上的訓練。此類的訓練由於在工作場所實施,省去了參與者的交通、差旅及膳雜費,而教學的材料直接可由工作中取用,無須另行花錢購買,且接受訓練之後,可直接應用於工作上,有助於工作品質的提升,是相當有效的一種訓練方式。而非線上的訓練則指不屬於生產線或作業線上的其他訓練活動。例如對新進員工的始業訓練...
  在職訓練與職前訓練相對,凡是經正式進用人員在任職中所接受的一切訓練皆屬之。資訊社會裡,知識折舊速率快、替代率更高,因之,教育訓練(尤其是在職訓練)構成組織人力發展(Human Development,簡稱HD)過程中更新機制主要的表徵,一切分、私部門經由在職訓練讓員工適切充電、增進智能,俾迎頭趕上社會思潮,乃是人類任何組織自存之道;如眾所知,圖書館是知識的水庫、學術的銀行、人類智慧的寶藏,資訊服務人員洞察機先、高瞻遠矚、時刻掌握社會脈動已是作好資訊服務工作的必備要件,本此,為使館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職訓練或永續教育實不可或缺。
  館員雖然人數少、但能量極大,是圖書館系統...
訓練有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有系統的嚴格訓練,因而具備了一定水準的成效。如:「從這次比賽的表現,看出我方的確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
社交技巧訓練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交技巧訓練的目的在增進人際互動的行為能力。此種訓練的基礎源自於渥爾普(J. Wolpe)的行為治療和班杜拉(A. 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認為社會技巧不足的個人可透過「再學習」而增進其社交技巧。然而社交技巧訓練的內容須視對象及訓練目的而不同,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艾斯洛(R.M. Eisler)與弗萊德遜(L.W. Frederiksen)(l980)將影響社交技巧的語言、非語言要素歸納如下表,此表的內容亦可做為一般社交技巧訓練的大綱。
  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實施時,最基本的方式包括:(1)教導;(2)示範;(3)角色扮演;(4)增強;(5)回饋;(6)酬賞;(7)家庭作業。國...
聽能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能訓練(auditory training)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聽能訓練(auditory training)並不是透過訓練可以恢復聽力,而是藉由聽能訓練把殘餘的聽力,應用在溝通與學習的一種技術。 內容說明藉聽能
知覺動作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覺動作訓練」係為智能不足兒童所提供之一種專門化的訓練。早期致力於智能不足兒童教育之先驅者,如法國醫生伊塔德(Jean M.G. Itard),義大利醫生蒙特梭利(M. Montessori),咸認為兒童之動作與感官的發展是認知作用的起源,故特別重視感覺訓練,以逐漸形成知覺的認知過程。近三十年來,亦有學者主張加強知覺動作訓練,以促進正常認知發展。如美國心理學者凱巴特(N.G. Kephart)強調:行為發展始自肌肉活動,高層次的行為植基於低層次的動作,因此較高級的活動是以肌肉的活動為基層結構。他將學習的發展過程分為六個階段:(1)大肌肉動作期;(2)動作知覺期;(3)知覺動作期;(4)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