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81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相爭奪。《老子》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
2.不必爭論。如:「這是不爭的事實。」
3.不在乎、無所謂。《董西廂》卷八:「您兩個死後不爭,怎結果這禿屌?」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三折:「我死不爭,可憐見這一雙兒女。」
4.不差、不相差。《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天晚了,大娘請自在,不爭這一夜兒,明日卻來領罷。」
5.不只、不但。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不爭小人一個受苦,上輩古人,多有受窘的哩。」
6.想不到。《水滸傳》第五回:「他止有這個女兒,要養終身,不爭被你把了去,教他老人家失所。」《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我這兩個業種,是東嶽求來的,不爭被你閻君勾去了,東嶽敢不知道?」
7.如果、若是。《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從丈人家借辦得幾貫錢來養活命,不爭你偷了我的去,卻是怎的計結?」《初刻拍案驚奇》卷七:「不爭你死了,我這聖旨卻如何回話?」
8.只因、只為。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折:「不爭你打盤旋,這搭裡同聲相應,可不差訛了四時節令。」《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不爭你們使嫉妒心腸,卻不把我父親的後代絕了。」
不爭無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爭無尤的意思是說不與人爭便不會陷於過錯以至罪戾,而造成怨尤。語見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在這章以水性利萬物、守柔處下、不與人爭,形容德性至美的人(參見「上善若水」)。「不爭」是修道之人應具備的美德,好爭則是人性的弊病。老子見人因自私多欲,爭名爭利、爭權爭功、爭強好勝,甚至不惜侵奪攻伐,自陷罪戾,於是以「不爭」為美德。
  根據河上公的詮釋,水性「壅之則止,決之則流,聽從人也,水性如是,故天下無有怨尤水者也。」是說水性柔順任人引導,所以沒有人會怪怨水。這種說法只適於適量的水,若遇洪水狂濤,人力不能阻擋時,便不適用。以此可見以水性比喻柔順不爭的德性,是出於選...
不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力求上進。《水滸傳》第二四回:「都是你不爭氣,教外人來欺負我!」《紅樓夢》第八○回:「不爭氣的孽障!騷狗也比你體面些!」
不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乎、差不多。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齣:「不爭多費盡神情,坐起誰忺?」《二刻拍案驚奇》卷二○:「金鼓看來都一樣,官人與賊不爭多。」
不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在乎。《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家裡不爭得這一口,就吃了白飯,也是自家骨肉,又不養閒人。」清.賀貽孫〈楊雄論一〉:「雄之為人,不嗜進亦不勇退,不爭得亦不樂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努力求取。如:「爭取」、「競爭」、「據理力爭」、「兵家必爭之地」。
吵嘴、辯論。如:「爭吵」、「爭論」、「口舌之爭」。
搶著。如:「爭先恐後」、「爭著付錢」、「爭風吃醋」。
相抗衡、互不相讓。如:「爭執」、「意氣之爭」。
無伐善無施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但願能做到不誇耀優點、不宣揚功勞。」子路說:「您的願望呢?」 補充相似文意:為善不欲人知,凡事不爭功諉過 實例我們做善事,應無伐善無施勞,不可到處誇耀。 參考資料http://ctext.org/analects/gong-ye-chang/zh?searchu=%E9%A1%8F%E6%B7%B5%E6%9B%B0%EF%BC%9A%E2%80%9C%E9%A1%98%E7%84%A1%E4%BC%90%E5%96%84%EF%BC%8C%E7%84%A1%E6%96%BD%E5%8B%9E%E3%80%82%E...
一絲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禮.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施十有1>二教焉:一曰以祀禮2>教敬,則民不苟3>;二曰以陽禮教讓,則民不爭;三曰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四曰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五曰以儀辨等,則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則民不偷;七曰以刑教中,則民不虣;八曰以誓教恤,則民不怠;九曰以度教節,則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十有一曰以賢制爵,則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注解〕 (1) 有:同「又」,音|ㄡˋ。 (2) 祀禮:祭祀的典禮。 (3) 不苟:不輕忽、不草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莊重自持。如:「矜持」。《論語.衛靈公》:「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