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的出家人。《董西廂》卷二:「隔著山門厲聲叫:『滿寺裡僧人聽呵!』」《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忙走了出來道:『原來是王大爺。請坐。僧人去烹茶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人。如:「僧侶」、「僧人」、「貧僧」、「老僧入定」、「僧多粥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囫圇吞棗」原作「渾崙吞棗」。《碧巖錄》卷三記載了一段故事:有位僧人問趙州和尚是否曾親見過南泉大師?趙州打了個比喻,回答說:「鎮州出產大蘿蔔頭。」本來這位僧人問趙州時是別有用心的,想不到趙州不直接回答他的問題,打了比方。這番對答,表面上看來真是無味,直堵人口,害得這位僧人才一開口,卻只換得瞪大眼睛,不知如何接下去。趙州此番回答若是聽在有智慧人的耳內,恰如電光石火,一聞便透徹心靈。否則,想破頭了也不知所云。有人以為鎮州出產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去參見南泉,也是天下人皆知。這位僧人明知故問,所以趙州才會如此回答,不跟他囉嗦。恰如曾經有僧人問九峰和尚:「是否見過延壽和尚?」九峰回答說:「山前的麥...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僖宗乾符年間,周朴因遇黃巢之亂,不屈從黃巢而被殺。朴死後,僧人樓浩蒐其詩百篇,編成《周朴詩集》二卷。唐人林嵩為《周朴詩集》寫了一篇序文,文中說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縱心靈於山林宇宙之中,視富貴如浮雲。與當時的建州刺史李頻、處士方干結為詩友,其間往來之詩作,都是「膾炙人口」,為人所稱美傳誦的好作品。文中「膾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詩文為人所讚賞、傳誦,後則亦用來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置放僧人遺體的棺木。《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眾僧買龕燒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
拋磚引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磚頭是低賤的東西,把磚頭丟出去,引回來卻是珍貴的玉。「拋磚引玉」這句成語較早的出處,見載於《景德傳燈錄.卷一○.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話說趙州大師有一次在晚上講道場合中說:「今晚為大家回答問題,有需要解說的人請出來。」在座有一位僧人便出來禮拜。大師一看就說:「我原來準備拋磚引玉,哪知引來的是一個土坯。」大師為何如此說,並不清楚,但此處確實引用了「拋磚引玉」的成語。「拋磚引玉」用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陋的詩文或不成熟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多用作自謙之詞。亦用於比喻以身作則,引發眾人響應。宋代詩人王令〈答束徽之索〉詩有這兩句:「勉為瓦礫投,幸有金珠報。」見《廣陵詩鈔》。句中「金珠」,一本作「...
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身邊,只要黃檗以棒打開示弟子時,他就在一旁大喝助陣。典源所節錄的就是一則臨濟開示弟子的故事。曾經有僧人問:「什麼是佛法大意?」臨濟就舉起拂子,先是身旁的僧人大喝一聲,接著他就打下去。又問,臨濟就又舉起拂子,身旁僧人又喝,他也喝。又要再問,臨濟就又打下去。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當頭棒喝」,用來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
人云亦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州定慧寺的守欽長老,派遣他的徒弟卓契順來探望被貶謫到惠州的蘇軾,順道寄上他做的〈擬寒山〉十頌。蘇軾看了之後,覺得守欽長老的詩句流露出像禪宗三祖僧璨和五祖弘忍詩作的通達意境,而沒有賈島和僧人可明詩中的峭冷、枯瘦,於是和韻做了〈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詩八首。典源這裡用的是第二首,內容是描述蘇軾在惠州的生活環境:他居住的地方鄰近鐵橋和石樓兩座山,白天看得到有五色羽毛的奇鳥,夜晚聽得到千年枸杞根化成的狗的吠叫聲,也有松花釀成的仙酒,和樵夫送的山餚野菜。我喝醉了你就自己離去吧!晉朝的陶淵明不也曾說過:「我醉欲眠,卿且去。」我只是附和他的話而已。後來「人云亦云」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從這裡的「陶云吾亦云」演變而...
萬籟俱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據《全唐詩.卷一四四.常建》引)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逕1>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2>此都寂,但餘鐘磬3>音。 〔注解〕 (1) 竹逕:竹子夾道的小路。竹,一作曲。逕,通「徑」。 (2) 萬籟:指自然界的各種聲音。籟,本指管樂器所發出的聲音,《莊子.齊物論》有「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之語,借「籟」為一切聲音的總稱。 (3) 磬:音ㄑ|ㄥˋ,佛寺禮佛時所敲的銅製樂器。中空,形狀像缽。僧人敲擊用以表示活動的開始或結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