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4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彼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與人雙方相互間。《儒林外史》第三回:「魏好古又約了一班同案的朋友,彼此來往。」《紅樓夢》第四十四回:「不如賠了不是,彼此也好了,又討了老太太的喜歡。」
2.雙方情形相似。常以疊語方式出現。如:「彼此彼此,我和你差不多。」
不分彼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感情非常親密。如:「我倆情同手足,不分彼此。」
2.同心合力。《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左右是替皇上家出力,同舟之誼,不分彼此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那個。與「此」相對。如:「彼此」、「彼岸」、「厚此薄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個。與「彼」相對。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相濡以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溼。◎語出《莊子.大宗師》。後用「相濡以沫」比喻同處於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漢書.卷六六.楊敞傳》:「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聊齋志異.卷七.細柳》:「黑心符出,蘆花變生,古與今如一丘之貉,良可哀也!」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沆瀣,夜間的水氣。「沆瀣一氣」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氣相投。語出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後亦用「沆瀣一氣」比喻彼此臭味相投。 △「臭味相投」
不勝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六.姚明山之誣》:「古近名士褒貶人物,筆之於書,彼此傳聞失實,使正人被誣,不勝枚舉。然無關大節猶可也,若妄肆譏評,則大為不可。」
皮亞傑(Jean_Piaget)認知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其理論中,指的是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在在此過程中會因需要產生兩種彼此互補的心理。同化 (assimilation):個體運用其既有基模解決問題時,將遇見的新事物吸納入既有基模,此一新事物及同化在他既有基模之內,成為新的知識。調適 (心理學)|順應 (accommodation):在既有基模不能同化新知識時,個體主動修改其既有基模,而達到目的的歷程。失衡與平衡平衡:當個體能輕易同化新知識經驗時,心理上自然會感到平衡。平衡有三種:第一種平衡是同化和順化之間的聯繫。第二種平衡是個體基模中子系...
爾虞我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互相詐騙。形容人際間的鉤心鬥角。參見「爾詐我虞」條。如:「為了生意上的利益,商人們常常爾虞我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