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63.68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覺遲鈍或無法聽到聲音的症狀。《說文解字.耳部》:「,無聞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耳不聽五聲之和為。」
1.聽覺遲鈍或聽不到聲音。如:「耳」。《宋書.卷五三.庾登之傳》:「不痴不,不為姑公。」
2.昏昧不明。《左傳.宣公十四年》:「鄭昭、宋,晉使不害,我則必死。」晉.杜預.注:「,闇也。」
發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大聲疾呼,以喚醒愚昧的人。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此數言振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故為此語以曉之。」也作「發振聵」。
震耳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聲音很大,幾乎要將耳朵震。如:「慶典的鞭炮聲此起彼落,震耳欲。」
振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聵,天生耳。發振聵指聲音大得使耳的人也能聽見。比喻以言論喚醒糊塗麻木的人。《清史稿.卷三七八.黃爵滋傳》:「雖頑愚沉溺之久,自足以發振聵。」也作「振發聵」。
不痴不,不作家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故作痴呆,不裝作啞,就無法當人家的公婆。「不痴不,不作家翁」比喻作公婆的對於兒媳之間的爭吵,不必認真,偶然裝糊塗一下也不妨。《資治通鑑.卷二二四.唐紀四○.代宗大曆二年》:「鄙諺有之:『不痴不,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
作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意不聞不問,假裝不知道。《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那先生一來見他不像個讀書之人,二來見他老官兒也不像認真要兒讀書的,三來又貪著些小利,總然有些知覺,也裝作啞,只當不知,不去拘管他。」《醒世姻緣傳》第七三回:「人勢眾大,只好裝作啞,你敢向那一個說話?」也作「裝裝啞」。
青瞑毋驚槍,耳毋驚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盲看不見長槍,當然不會懼怕槍;耳聽不見槍聲,當然也不怕槍。指不知道害怕的意思。例:人講「青瞑毋驚槍,耳毋驚銃!」當三歲个細人仔毋得。(看你做事簡直就是不明事理!比三歲的小孩還不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覺和說話有雙重障礙。如:「對於啞孩子的學習,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關懷和耐心。」
盲瘖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耳不能聽,眼不能見,口不能言。如:「雖然他天生盲瘖啞,卻殘而不廢。」
心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智盲的意思是指人在思想上、認知上有盲點,不能領悟真理,猶如子聽不見聲音,盲人看不見色彩。「心智盲」的典故出自〔莊子.逍遙遊〕,肩吾告訴連叔,楚狂接輿曾經提到姑射神人的事,令他感到十分驚訝,無法置信;原文是:「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厲而年穀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就是說遙遠的姑射山上住著一位神仙人物,他的肌膚如冰雪般潔白,形貌輕秀如處子,不吃五穀,以風露為飲食,以雲氣為車,飛龍為馬,自由自在地遨遊四海。神人的精神純一,能使萬物不受災害,而年年糧食豐收。連叔則認為肩吾之所以不相信接輿的話,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