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地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è dì |
解釋:
指顆粒膠結差之岩層,因岩層疏鬆,透水性又低,遇雨形成雨溝與蝕溝,且植生貧乏的土地,一般可分為泥岩惡地與礫岩惡地。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惡地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ad land, scabland |
日期: | 2003年10月 |
出處: | 測繪學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半乾燥之氣候區,雖年雨量不多,惟降雨時,非常急驟,逕流強大,沖洗迅速,如組成坡面物質鬆軟,經長期之沖刷侵蝕,淺溝化為深溝,深溝繼續擴大,使溝與溝之分水地帶,變成險峻山脊,一地區如全部變為深溝與狹脊,此種地形,即稱為惡地。大陸陝甘黃土高原,即有此類地形。此種惡地,不僅在乾燥地區出現,潮溼地區,亦有產生,如台灣南部之月世界泥火山地形,經雨水侵蝕切割後,往往亦形成惡地。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惡地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