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處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í èr chù |
解釋:
佛教用語。梵語dvādaśāyatana的意譯。佛教將六種心識的內在基礎和對象共分成十二類。六種心識的內在基礎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謂之六根或六入或六處。認識對象有:色、聲、香、味、觸、法,謂之六塵或六境。處是生長門之意。因為一切心理活動都是由根和塵相結合而生,故稱為「十二處」。《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苦非蘊,十二處非真實。」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十二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