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五行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u Hsing Wu
作者: 劉鳳學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宗廟禮儀舞蹈。據說《五行舞》原為周朝(西元前11世紀∼西元256)之樂舞,於秦始皇(西元前221∼西元前210)二十六年(西元前221)改名《五行舞》。編舞者不詳。舞者身著藍、紅、黃、白及黑五種顏色織成的衣服,疑為顯示五行。《五行舞》在漢朝(西元前206∼西元220)用之於下列皇帝宗廟祭祀禮儀中;一、漢高祖(西元前206∼西元前195);二、文帝(西元前179∼西元前157)及漢武帝(西元前140∼西元前87)。
參照:
《漢書.禮樂志》、《冊府元龜.掌禮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五行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