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朝倉小灰蝶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朝倉小灰蝶 Arhopala birmana asakurae (Matsumura, 1910) Arhopala birmana asakurae (Matsumura, 1910) 朝倉小灰蝶 簡述.本種在台灣的族群被視為特有亞種,其在台灣相似的種類為A. ganesa formosana蔚青紫灰蝶(白底青小灰蝶),其差異在後者為翅背面鱗片成天藍色,翅腹面白色部分較本種鮮明,後翅沒有尾突,用以上特徵可區別兩者。前翅長12-17mm,翅背面底色呈暗褐色,雄蝶前翅外緣、後翅前緣及外緣為黑褐色,其餘為深藍紫色閃鱗,雌蝶藍紫色閃鱗的部份較淺、呈淺藍色,佔翅面面積亦較小,在前翅淺藍色斑前端常綴有一小片白紋。雄雌蝶腹面斑紋相似,底色呈褐色,上面散佈糖霜狀白霜。 分佈.在台灣其分布在中南部丘陵至海拔1500公尺左右之山區。 生物學.寄主植物為殼斗科(Fagaceae)之青剛櫟(Quercus glauca)及捲斗櫟(Q. pachyloma)。成蟲飛行不快,常棲息於闊葉樹林下,會吸食葉片上露水。一年多世代,終年可見成蟲及其他蟲期。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朝倉小灰蝶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亞科名: 翠灰蝶亞科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中文屬名: 紫灰蝶屬
中文族名: 紫灰蝶族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鱗翅目
中文科名: 小灰蝶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總科名: 鳳蝶總科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科名: Theclinae
拉丁亞種名: asakurae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屬名: Arhopala
拉丁族名: Arhopal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Lepidoptera
拉丁科名: Lycaenidae
拉丁種小名: birmana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Papilion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