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拉克氏鬼蛛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拉克氏鬼蛛
英文名: Eriovixia laglaizei
描述: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6 ~ 8 mm。雌蛛背甲赤褐色或灰白色,覆蓋白色毛。頭部隆起,中窩橫向,頸溝和放射溝明顯。胸板暗褐色。步足暗褐色,密佈白色毛。腹部略呈五角形,中間最寬,後端為一鈍角。前方約1/4之背中線上具有一個不甚明顯的小疣突,而近後端之細長蠕蟲狀突起,則是本種外形上最主要的鑑別特徵。腹部背面體色變異大,主要是乳白色或灰褐色,及其他雜斑。此外,並有成簇的白毛形成許多棘狀突起。腹面暗褐色,在絲疣前方和胃外溝後緣之外雌器兩側各有一對黃斑。外雌器褐色,呈三角形。雄蛛小形,體長3~5mm。背甲紅褐色,腹部背面白色。後端之蠕蟲狀突起約與腹部等長或稍短。步足灰褐色,具有多數紅褐色輪狀紋;第I步足脛節具有許多黑褐色之長棘。

【習性】   

廣布於臺灣各地低海拔山區。夜間常在較為潮濕地區之樹林、竹林或灌叢下結網捕食。網為圓網,白天常將網破壞,躲藏在樹葉下面。

分布:
印度、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臺灣
作者: 陳世煌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