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祝髮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zhù fǎ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ù fǎ
解釋:
1.斷髮、剃短頭髮,指未開化者的打扮。《穀梁傳.哀公十三年》:「吳,夷狄之國也,祝髮文身。」晉.張協〈雜詩〉一○首之五:「行行入幽荒,甌駱從祝髮。」
2.削髮受戒為僧尼。《新唐書.卷一二○.桓彥範傳》:「元琰知禍未已,乃詭計請祝髮事浮屠,悉還官封。」《遼史.卷二六.道宗本紀六.贊曰》:「一歲而飯僧三十六萬,一日而祝髮三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祝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