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區辨性刺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iscriminative Stimulus
作者: 黃正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針對某一情境做出選擇性反應的辨別性操作(discriminative operation)或刺激辨別訓練(stimulus discrimination training)等學習過程中,使個體根據一種線索或訊號,做出某種可獲增強的操作反應,此線索或訊號稱為區辨性刺激(discriminative stimulus(SD))。如S→R→SR→。SD為區辨性刺激,R是操作性反應,SR是增強刺激或獎賞。
  廣義的說,區辨性刺激類型有二,一為「SD」是為狹義的區辨刺激,二則為「S△」,△是希臘大寫的D,SD所引起的反應能獲得增強,而S△所導致的反應往往予以消弱,因此經刺激區辨訓練,個體只能對SD反應而不予S△反應。
  簡言之,區辨性刺激是辨別學習過程中,能使個體做出適當反應而獲得增強的刺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區辨性刺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