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升力線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fting line theory
作者: 謝勝己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從學理知,機翼升力的產生在於機翼上表面的氣流較機翼下表面的氣流大的結果。這個現象,也可視為自由氣流(free stream)和機翼上環流(circulation)合成的結果。因此,機翼上可視為佈滿許多環流,從左翼展到右翼展。而環流的強度,在左、右翼展端點為零,翼展中點為最大值。所以,對有限翼展機翼升力值的計算,可以一條渦漩線代表機翼,該渦漩線通過機翼各截(剖)面四分之一弦長處(該處在理論上為翼剖面的空氣動力中心),而渦漩線上環流的強度,在兩端點為零,中間點的強度最大。由於這條渦漩線是代表機翼,故稱為升力線。應用升力線的假設,求出升力線上環流的強度分佈,進而得到升力線上(或機翼上)升力的分佈結果的理論,稱之為升力線理論。升力線理論一般適用於中、長翼展的有限機翼,理論上,機翼的展弦比(aspect ratio)應大於6 以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升力線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