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歐力克,喬治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uric, Georges (1899-1983)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作曲家,生於羅蒂芙(Lodéve),巴黎音樂學院畢業後,再到羅馬教皇的唱詩班學校跟隨法國音樂大師丹第(Vincent D´indy, 1851-1931)學作曲,與名流詩人寇克鐸(J. Cocteau, 1889-1963)交往密切,活躍於法國新派樂壇和劇場,成為法國六人樂團之一。他的音樂風格早期受浦朗克(F. Poulenc, 1899-1963)影響,形式明晰成熟,後期受布雷茲(P. Boulez, 1925-)影響,作風大膽而前衛。與舞蹈有關的作品:《艾菲爾塔之婚宴》(Les Maries de la Tour Eiffel, 1921六人樂團合作),編舞波林(Borlin, 1921)。《厭煩》(Les Facheux, 1924),編舞尼金斯卡(Nijinska, 1924)。《水兵》(Les Malelot, 1924),編舞馬辛(L. Masine, 1925)。《田園歌》(Pastorale, 1925),編舞巴蘭欽(G. Balanchine, 1926)。《節日之慶》(Les Enchantements de la Fée, 1928),編舞馬辛(1929)。《競爭》(La Concurrence, 1931),編舞巴蘭欽(1932)。《幻想》(Les Imaginaires, 1933)。《方舞》(Quadrille, 1946)。《青春之泉》(La Fontaine de Jouvence, 1946)。《畫家和模特兒》(Le Peintre et son Modèle, 1948),編舞馬辛(1949)。《費特勒》(Phèdre, 1949),編舞李法(Lifar, 1978)。《光道》(Chemin de Lumière, 1951)。《室》(La Chambre, 1954)。《賊宴》(Bal des Voleurs, 1960),編舞馬辛(1960)。《三色》(Tricolore, 1978),編舞巴蘭欽(1978)。《三乘三》(Double-Jeux Ⅰ-Ⅲ, 1970- 1971),編舞羅賓斯(J. Robbins, 1971)。1983年歐力克去世於羅蒂芙。
參照: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1980、《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歐力克,喬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