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單重態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inglet Oxyge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基態氧分子吸收光子使一個電子跳升到較高能態中的空軌道上,而形成激發態的氧原子(1D),該較高能態之電子自旋 (spin)方向與原軌道之自旋方向相同。下圖(a)為穩定態(基態)氧分子電子分佈圖,(b)為單重態氧之電子分佈圖,(C)為參重態氧之電子分佈圖。
  
  單重態氧具較高活性,在大氣光化反應佔重要之作用,也是形成或消耗臭氧的重要因素,如下列Chapman反應機制:
  
  如其中單重態氧及臭氧如與其它化合物反應則產生臭氧之消耗,如人為的氯化合物
  Cl˙+O3→ClO˙+O2
  ClO˙+O→Cl˙+O2
  一般單重態氧原子之能階較高,其在大氣中生命期要比三重態氧要短0.1~2微秒。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單重態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