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埃及三葉草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埃及三葉草
英文名: Trifolium alexandrinum
描述:
一年生草本植物,疏生短柔毛,之後脫落。莖直立或斜上,20-60公分,具條紋,自基部分支。葉片3小葉,互生在莖的下部,在上部為互生;葉柄下葉片等長,上部葉短;托葉披針形,貼生於葉柄1/2的長度,脈4或5,淡綠色,邊緣疏生緣毛,先端鑽形;小葉倒卵形或寬橢圓形至長圓披針形,15-30(-50)×6-15公釐,側脈6-10,基部寬楔形到鈍形,邊緣鋸齒,先端鈍,很少微凹。花多數,卵圓形或圓錐形,頂生或腋生,12-25×10-15公釐;總苞具短苞片,於基部合生。花萼3.5-4公釐,脈10;齒不等長,羽狀。花冠乳白色,8-13公釐。豆莢22-25公釐。種子1,黃色,卵形。
分布:
原生地不明。栽種於非洲北部和亞洲西南部、中國(廣東、江蘇)與台灣。
作者: 紀瑋婷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