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木耳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mù ěr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ù ěr
解釋:
  1. 植物名。真正擔子菌類木耳族。生於朽腐的樹幹上,也可用木屑進行人工栽培。擔子果成片狀,一邊黏在腐木上,表面向上突出。菌絲體生長後,生子實體,呈茶褐色,形如人耳,徑約一公寸。內面平滑,呈暗褐色;外面密生柔軟的短毛,呈淡褐色。可食用,亦可供藥用。
    【例】木耳適合生長在潮溼的環境裡。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木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ù ěr
解釋:
植物名。真正擔子菌類木耳族。生於朽腐的樹幹上。擔子果成片狀,一邊黏在腐木上,表面向上突出。菌絲體生長後,生子實體,形如人耳,徑約一公寸,內面平滑,呈暗褐色,外面密生柔軟的短毛,呈淡褐色。可供食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木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世界各地廣分布。 在台灣常見於低海拔地區。 除為美味食用菌,亦具多項滋養及醫療功效。
知識 1:
木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木耳
中文界名: 真菌界
中文目名: 木耳目
中文科名: 木耳科
中文綱名: 異擔子菌綱
中文門名: 擔子菌門
學域-大分類: 菌類-真菌類
拉丁屬名: Auricularia
拉丁界名: Fungi
拉丁目名: Auriculariales
拉丁科名: Auriculariaceae
拉丁種小名: auricula
拉丁綱名: Heterobasidiomycetes
拉丁門名: Basidiomycota
營養方式: 腐生
生長氣候帶: 亞熱帶
紀錄類別: 菌類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o̍k-ní
又音: bo̍k-jí、bo̍k-mí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蕈菇類。生長在朽腐的樹幹上,成片狀,一邊黏在腐木上,表面向上突出,菌絲體生長後,生子實體,形狀長得像人的耳朵,徑大約一公寸,內面平滑,呈現暗褐色,外面有柔軟的短毛,呈淡褐色。可以供食用。
  2. 木耳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木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木耳 相關臺灣客語 木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