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山家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shān jiā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 jiā
解釋:
1.山野人家。《南史.卷八○.賊臣傳.侯景傳》:「山家小兒果攘背,太極殿前作虎視。」唐.杜甫〈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詩二首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飯射麋新。」
2.謙稱自己家裡。唐.李朝威《柳毅傳》:「荷和雅兮感甘羞,山家寂寞兮難久留。」
3.中國佛教天台宗在宋代分成山家和山外兩派。山家派傳承知禮的學說,認為金光明玄義廣本是智顗真作。主張修觀,唯觀妄念。因住在山城之內,故稱為「山家」。並由日僧最澄傳入日本。《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三:「延慶座主出山家教義凡三十條,褰絳幃問諸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山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