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寬邊綠小灰蝶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寬邊綠小灰蝶 Neozephyrus taiwanus 翅腹面褐色,前翅靠近外緣處有一條白色細紋,後翅相對位置為3條排列略似W形的白色細紋,肛角有尾突及眼紋,眼紋中央黑,外有橙紅色框,雄蝶翅背面為大面積金屬綠色,外緣為黑框,雌蝶前翅基半部為金屬水藍色,其餘為黑色,後翅散生水藍色亮鱗。幼蟲食草為樺木科的台灣赤楊。雌蝶將卵產在寄主枝條、休眠芽或頂芽附近,初齡幼蟲棲息在新葉上,長大後會吐絲將老葉做成蟲巢,天色昏暗時才出來取食,最後在蟲巢內或寄主根部隙縫化蛹。成蟲常出沒在林緣或山徑,吸食喬木汁液、木本植物花蜜,或在低矮植物葉面上吸露水,雄蟲具領域性。成蟲發生期在5~10月,分佈在全台海拔1000~3000公尺的山區,為台灣特有種。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寬邊綠小灰蝶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亞科名: 翠灰蝶亞科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中文族名: 翠灰蝶族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鱗翅目
中文科名: 灰蝶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科名: Theclinae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屬名: Neozephyrus
拉丁族名: Thecl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Lepidoptera
拉丁科名: Lycaenidae
拉丁種小名: taiwanus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