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皺大山蝸牛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皺大山蝸牛
英文名: Cyclophorus friesianus
描述:
殼形 : 鐘狀圓錐形殼寬 : 20-23mm殼高 : 約17-20mm螺層數 : 約4-5 層殼中型、右旋,螺管細長,呈管狀螺旋,體螺層周緣成角狀或有明顯但弱度龍骨突。龍骨下方與殼臍外緣有一圈稜狀突起,殼表具有深褐色的不規則鋸齒狀斑紋,殼色為黃褐色,並具有生長紋。殼口圓形,唇緣連續、重緣,並增厚、外翻反捲,有時也向內突起。口蓋為多旋形,呈淡黃色半透明、角質,中央較為凹陷。殼臍寬闊,約為殼寬的1/8。
分布:
臺灣南部。台灣調查記錄 : 屏東縣潮州, 高雄市壽山,高雄市旗山、六龜鄉荖濃溪流域、茂林,臺東縣大武,臺南市龍崎等。
作者: 謝伯娟, 吳書平, 蔡奇立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