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幻覺性魚類中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allucinatory Fish Poisoning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指誤食含有幻覺毒素之魚類,引起的中毒。常見致毒魚種包括刺尾鯛科(Acanthyridae)之Acanthurus triostegus sandvicensis(surgeon flish)、鯔科(Mugilidae, mullet)之Neomyxus chaptalli及Mugilcephalus、鬚鯛科(Mullidae, surmullet, goatfish)之Paraupeneus chryserydros及Upeneus arge等;這些魚類經常亦含有珊瑚礁魚毒。中毒個案主要在熱帶太平洋地區及夏威夷。毒素為一種indole化合物,如lyngbratoxin A,由藻類Microcoleus而來。潛伏期為10-90分鐘,持續1-24小時。特徵為僅有神經症狀而無腸胃道症狀,可包括頭暈、全身倦怠、氣促、嘴麻、四肢無力、作惡夢、步態不穩、中樞神經抑制、幻覺等症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幻覺性魚類中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