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建蔽率 - 教育百科
ˋ
ˋ
ˋ
  • 漢語拼音 jiàn bì lǜ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n bì lǜ
解釋:
  1. 建築基地中建築的面積占全基地的比例。
    【例】由於緊鄰社區的道路拓寬,使得此社區的建蔽率有所改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建蔽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n bì lǜ
解釋:
建築基地中建築的面積占全基地的比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建蔽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uilding Coverage Ratio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建蔽率為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主要內容之一。建蔽率係指在該分區之建築基地上,建築物佔地最大水平面積與基地面積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之。法規中限制建築物之最高建蔽率之目的為保留適當的空地以增加戶外活動空間,保障有效的日光、採光與通風,避免建築用地過度稠密的使用,以維護良好的生活環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建蔽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building coverage ratio, site coverage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建築基地上其建築物對地面之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之比,謂之建蔽率。旨在控制土地使用之節約程度,以及都市生活環境品質之管制。建築技術管理規則對各種使用區建蔽率之規定為:住宅區:6/10工業區:7/10商業區:8/10文教區及行政區:6/10風景及保護區:2/10農業區:0.5/10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建蔽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