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賄賂公行 - 教育百科
ˋ
ˋ
ˊ
  • 漢語拼音 huì lù gōng x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ì lù gōng xíng
解釋:
公然以財物行賄、受賄。《陳書.卷七.皇后傳.後主沈皇后傳》:「閹官便佞之徒,內外交結,轉相引進,賄賂公行,賞罰無常,綱紀瞀亂矣。」《隋書.卷二五.刑法志》:「有司皆臨時迫脅,苟求濟事,憲章遐棄,賄賂公行,窮人無告,聚為盜賊。」也作「貨賂公行」、「貨賄公行」、「賄貨公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賄賂公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