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丹墀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dān ch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ān chí
解釋:
屋宇前面沒有屋簷覆蓋的平臺,因古時多塗成紅色,故稱為「丹墀」。常用在宮殿或廟宇的正殿等具儀典性的建築物前。《文選.張衡.西京賦》:「右平左墄,青瑣丹墀。」《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大門過去,一個大天井。又幾十層高坡上去,三座門。進去一座丹墀。左右兩廊,奉著從祀歷代先賢神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丹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