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慄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ㄧㄣㄎㄨㄥˇㄐㄩˋㄦˊㄈㄚㄉㄡˇㄖㄨˊ:「ㄓㄢˋㄌㄧˋ」、「ㄅㄨˋㄏㄢˊㄦˊㄌ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慄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因恐懼或害怕而發抖。
    【例】戰慄、不寒而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因恐懼而發抖。如:「戰慄」、「不寒而慄」。《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慄。」唐.孟郊〈石淙〉詩十首之八:「古駭毛髮慄,險驚視聽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a̍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l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謹慎恭敬。《玉篇.心部》:「慄,謹敬也。」《書經.大禹謨》:「祇載見瞽瞍,夔夔齋慄,瞽亦允若。」《晉書.卷四八.列傳.段灼》:「恒戰戰慄慄,不忘戒懼,所以欲永終天祿,恐為將來賢聖之驅除也。」
2. 因恐懼而顫抖。如:「戰慄」、「不寒而慄」。《字彙.心部》:「慄,懼也。」《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慄。」唐.孟郊〈石淙〉詩一○首之八:「古駭毛髮慄,險驚視聽乖。」
3. 寒冷。《抱朴子.外篇.廣譬》:「凝冰慘慄,而不能凋款冬之華。」宋.歐陽修〈秋聲賦〉:「其氣慄冽,砭人肌骨。」
注音: ㄌ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慄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