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黃頭扇尾鶯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簡介: 黃頭扇尾鶯是台灣特有亞種鳥類,棲息於海拔200公尺以下之濃密草叢中,以捕捉草叢間的昆蟲為食。在臺灣的繁殖期為4~6月,每窩產蛋3~4枚,蛋為淡青藍色,有咖啡色斑點。
知識 1:
無蹼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黃頭扇尾鶯
中文門名: 脊索動物門
分布海拔高度: 平原鄉鎮
紀錄類別: 脊椎動物鳥類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扇尾鶯科
拉丁亞門名: VERTABRATA
拉丁種小名: exilis
中文綱名: 鳥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亞綱名: NEORNITHES
拉丁科名: CISTICOLIDAE
拉丁門名: CHORDAT
學域-大分類: 動物-鳥類
拉丁屬名: Cisticol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台灣特有
台灣分布地點: 北部
中文目名: 雀形目
拉丁目名: PASSERIFORMES
中文亞綱名: 今鳥亞綱
拉丁綱名: AVES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黃頭扇尾鶯
英文名: Cisticola exilis volitans
描述:
雌雄鳥或冬夏的羽色皆略有差異。雄鳥繁殖羽頭頂至後頸黃白色,有絲質光澤。背面黑褐色,羽緣灰褐色,形成暗色縱紋。尾羽黑褐色,羽緣淡褐色,末端白色。腹面一致的黃白色,胸、脇稍帶黃褐色。雌鳥體型略小,羽色大致似雄鳥,但頭部黃褐色有數列黑斑,眉斑黃白色。雄鳥非繁殖羽似雌鳥的繁殖羽。喙暗褐色,下喙淡色。跗蹠及趾肉色。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南亞至澳洲。從印度東北、華南、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台灣、印尼至新幾內亞、澳洲海岸地區及其附近南太平洋諸島。台灣分布於全島500m 以下的低地。
作者: 丁宗蘇, 方偉宏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