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扶老 - 教育百科
ˊ
ˇ
  • 漢語拼音 fú lǎ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ú lǎo
解釋:
1.扶,扶竹,一種竹子,適做枴杖,可供老人憑藉扶持,因稱手杖為「扶老」。晉.陶淵明〈歸去來辭〉:「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2.扶持年老的人。《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瀕洙泗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晉.潘岳〈馬汧督誄〉:「扶老攜幼,街號巷哭,嗚呼哀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扶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