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摭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í
解釋:
  1. 拾起、摘取。
    【例】摭拾、摭取、採摭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í
解釋:
[動]
拾起、摘取。如:「摭拾」、「採摭」。《文選.張衡.思玄賦》:「摭若華而躊躇。」《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若說做官,只怕紗帽滿天飛,飛到他頭上,還有人摭了他的去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拾起。如:「摭拾」。《說文解字.手部》:「拓,拾也。陳、宋語。……摭,拓或从庶。」《禮記.禮器》:「君子之於禮也,有直而行也,……有順而摭也。」漢.張衡〈思玄賦〉:「摭若華而躊躇。」

2. 摘取。如:「採摭」。《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若說做官,只怕紗帽滿天飛,飛到他頭上,還有人摭了他的去哩!」

注音: ㄓ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摭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