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敢則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gǎn z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ǎn zé
解釋:
1.一定能。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三折:「喒兩個橫鎗躍馬且交半籌,敢則一陣裡抹了芒頭。」
2.正是。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這嬌娃,是誰家。尋包彈,覓破綻,敢則無纖搯,似軸美人圖畫。」
3.莫非、大概。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擺列著金釵十二行,敢則夢上他巫山十二峰。」《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他們當著這班人,敢則不敢提小旦兩個字,都稱相公。」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敢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