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敦克爾克排鐘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rillon de Dunkerque
作者: 高麗娟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法國北方古老雙人舞蹈,對數不拘,男女舞者均可參與。此舞有「序舞」(Entrée)、二個舞形、及「退場」(Sortie)。舞者以《法朗多舞》(en farandole)入場,形成一圓圈,男女舞者面對面,雙手置於臀上。第一舞形是以左、右足輪流往前伸,以鞋跟敲擊地面三次,稱作「sur place」,停頓一會兒,雙手用力地擊掌取代頓足。然後,重複「sur place」舞形一次,但以反時鐘方向行之。再者,整個前述動作以順時鐘方向再進行一次。第二舞形,舞者成對形成一圓圈朝順時鐘方向急馳步。這兩個舞形要重複幾次皆可。最後,舞者退成直線隊形,如同進場時的音樂主題。另有此舞之變型舞,即第二舞形時,男女舞者形成的是雙重圓,而非一個大圈,女舞者在內,朝反時鐘方向轉動;男舞者在外,以順時鐘方向轉動。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敦克爾克排鐘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