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十二宮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shí èr gō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èr gōng
解釋:
1.十二律的別名。參見「十二律」條。
2.天文學上指太陽與月亮沿黃道運行一周,每年會合十二次,分黃道周為十二段,每段三十度,稱為「十二宮」。其名稱各異。
3.術數用語: (1)星相家以命宮、財帛、兄弟、田宅、男女、奴僕、妻妾、疾厄、遷移、官祿、福德、相貌為十二宮。(2)以胎養、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分配十二方位,稱為「十二宮」。前七宮為吉,後五宮為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十二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