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閾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ㄣˊ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門檻。《禮記.玉藻》:「賓入,不中門,不履閾。」唐.白居易〈續古詩〉十首之五:「晝居不踰閾,夜行常秉燭。」
2.門。《文選.曹植.應詔》:「仰瞻城閾,俯惟闕庭。」《文選.潘岳.西征賦》:「戾飲馬之陽橋,踐宣平之清閾。」唐.李善.注:「長安東出北頭第一城門名宣平門。」
3.界限、範圍。如:「視閾」、「聽閾」。
[動]
限制。唐.賈至〈虎牢關銘序〉:「宜其咽喉九州,閫閾中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