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筈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ㄓㄨˊ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guā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ā
解釋:
[名]
箭的末端搭扣弦的部分。同「栝」。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譬如飾箭材,尚欠鏃與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箭末端搭扣弦之處。同「栝」。《玉篇.竹部》:「筈,箭筈。」《舊五代史.卷一四.梁書.列傳.趙犨》:「府庫舊有巨弩數百枝,機牙皆缺,工人咸謂不可用,(趙)珝即創意制度,自調弦筈,置之雉堞間,矢激五百餘步,凡中人馬,皆洞達胸腋。」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譬如飾箭材,尚欠鏃與筈。」

注音: ㄍㄨ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筈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