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禮數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lǐ sh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ǐ shù
解釋:
  1. 禮節。
    【例】到別人家裡作客,最好帶份禮物才不失禮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禮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ǐ shù
解釋:
1.按官階品級而分的禮儀制度。唐.韓愈〈桃源圖〉詩:「爭持酒食來相饋,禮數不同樽俎異。」《新唐書.卷一二七.列傳.裴耀卿》:「班爵與公同,而禮數異。」
2.禮節。唐.杜甫〈哭韋大夫之晉〉詩:「丈人叨禮數,文律早周旋。」《紅樓夢》第五六回:「憑他們有什麼刁鑽古怪的毛病兒,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來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禮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é-sò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禮節、禮儀。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禮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禮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