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濘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ì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ìng |
解釋:
[名] 路上淤積的汙水和爛泥。如:「泥濘」。《左傳.僖公十五年》:「戰于韓原,晉戎馬還濘而止。」晉.杜預.注:「濘,泥也。」《新唐書.卷一○九.楊再思傳》:「再思入朝,有車陷于濘,叱牛不前。」 [動] 滯泥、困陷。《管子.地員》:「不濘車輪,不汙手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路上淤積的爛泥。如:「泥濘」。《說文解字.水部》:「濘,滎濘也。」《左傳.僖公十五年》:「戰於韓原,晉戎馬還濘而止。」晉.杜預.注:「濘,泥也。」《新唐書.卷一○九.列傳.楊再思》:「再思入朝,有車陷於濘,叱牛不前。」 2. 滯泥、困陷。《管子.地員》:「不濘車輪,不汙手足。」《三國志.卷一一.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田疇》:「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 |
|
注音: | ㄋㄧㄥ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濘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