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汽電共生系統 - 教育百科
ˋ
ˋ
ˋ
ˋ
ˇ
  • 漢語拼音 qì diàn gòng shēng xì tǒ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ì diàn gòng shēng xì tǒng
解釋:
一種利用燃料產生有效熱能,又可產生電能的系統。傳統工業所消費的能源,有相當高的比例變成了廢熱,被排放至空氣、河流或大海中。而汽電共生系統能回收多餘的熱能再加以利用,使熱效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依發電的先後順序可分為先發電式、後發電式。前者先將燃燒後產生的熱能送給發電機發電,發電後的餘熱再送給製程使用。適於造紙、化工等低溫工業。後者先將熱能送給製程,達到製程的需要後,餘熱再回收發電。適於玻璃、水泥、金屬等工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汽電共生系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