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安民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ān mí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ān mín
解釋:
  1. 安撫民眾。
    【例】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在敵人的威脅下,必先安民才能攘外。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安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ān mín
解釋:
1.安撫民眾。《文選.干寶.晉紀總論》:「保大定功,安民和眾。」《三國演義》第一二回:「盡取小沛軍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喪事。」
2.人名。生卒年不詳。宋長安石工,熙寧間,蔡京書元祐黨人碑,頒定州縣刻於石上,安民被徵役參與其事,因乞免鐫本人姓名於碑末,時人以為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安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