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掉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ㄨㄛˋㄒㄧㄚˋㄖㄨˊ:「ㄉㄧㄠˋㄌㄨㄛˋ」、「ㄕˋ˙ㄉㄜㄈㄟㄐㄧㄐㄧㄡˋㄉㄧㄠˋㄗㄞˋㄓㄜˋㄈㄨˋㄐㄧㄣˋ。」
  2. ㄧˊㄧˊㄌㄡˋㄖㄨˊ:「ㄑㄧㄢˊㄉㄧㄠˋ˙ㄌㄜ。」、「ㄨㄛˇㄅㄨˋㄉㄠˋㄅㄚˇㄗㄨㄛˋㄧㄝˋ簿ㄅㄨˋㄉㄧㄠˋㄗㄞˋㄋㄚˇㄌㄧˇ˙ㄌㄜ。」
  3. ㄐㄧㄢˇ退ㄊㄨㄟˋㄅㄛㄌㄨㄛˋㄖㄨˊ:「ㄉㄧㄠˋㄙㄜˋ」、「ㄉㄧㄠˋㄑㄧ」。
  4. ㄉㄨㄟˋㄏㄨㄢˋㄊㄧˋㄏㄨㄢˋㄖㄨˊ:「ㄉㄧㄠˋㄏㄨㄢˋ」、「ㄉㄧㄠˋㄅㄠ」。
  5. ㄏㄨㄟˊㄓㄨㄢˇㄖㄨˊ:「ㄉㄧㄠˋㄓㄨㄢˇ」、「ㄐㄧㄤㄔㄜㄊㄡˊㄉㄧㄠˋㄍㄨㄛˋㄌㄞˊ。」
  6. ㄈㄤˋㄗㄞˋㄉㄨㄥˋㄘˊㄏㄡˋㄇㄧㄢˋㄅㄧㄠˇㄕˋㄉㄨㄥˋㄗㄨㄛˋㄨㄢˊㄔㄥˊㄖㄨˊ:「ㄉㄧㄡㄉㄧㄠˋ」、「ㄕㄠㄉㄧㄠˋ」、「ㄨㄤˋㄉㄧ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掉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ào
解釋:
  1. 落下。
    【例】掉落、掉淚 ◎
  2. 遺失、遺漏。
    【例】漏掉
  3. 減退、剝落。
    【例】掉色、掉漆
  4. 置動詞之後,表示動作完成。
    【例】燒掉、丟掉、除掉
  5. 回轉、轉動。
    【例】掉頭
  6. 對換、替換。
    【例】掉換、掉包
  7. 擺動、搖動。
    【例】尾大不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ào
解釋:
[動]
1.落下。如:「飛機失事,聽說掉在這附近海域。」《紅樓夢》第八二回:「嘆了一回氣,掉了幾點淚。」
2.遺失、遺漏。如:「掉了錢包」、「這裡掉了幾個字,記得補上去。」
3.減退、剝落。如:「掉色」、「掉漆」。
4.擺動、搖動。如:「尾大不掉」。宋.真山民〈春行〉:「東風若欲招人醉,頻掉橋西賣酒旗。」
5.回轉、轉動。如:「將車頭掉過來。」宋.陸游〈送王季嘉赴湖南漕司主管官〉詩:「王子掉頭去,長沙萬里餘。」
6.對換、替換。如:「掉換」、「掉包」。
[助]
置動詞之後,表示動作完成。如:「燒掉」、「丟掉」、「除掉」、「忘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ā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助] ] 置於動詞之後,表示動作完成。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