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神山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sān shén sh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n shén shān
解釋:
神話傳說中,東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史記.卷二八.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蓋嘗有至者,諸僊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云。」也稱為「三島」、「三壺」、「三山」。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三神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