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紛綸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fēn lú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ēn lún
解釋:
1.浩博。《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井丹傳》:「通五經,善談論,故京師為之語曰:『五經紛綸井大春。』」
2.紛亂。唐.杜甫〈麗人行〉:「犀箸厭飫久未下,鑾刀縷切空紛綸。」唐.李朝威《柳毅傳》:「且以率肆胸臆,酧酢紛綸。」
3.眾多的樣子。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常綢繆於結課,每紛綸於折獄。」
4.繁美的樣子。三國魏.嵇康〈琴賦〉:「紛綸翕響,冠眾藝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紛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