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猢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猢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猢猻」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猢猻」:獼猴之別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多見面赤、毛灰褐者,尾短,善怒,好群居。《平妖傳》第一回:「看官聽說,若是尋常猢猻兩番揭不起,未免焦燥,拿起手去搥,腳去踏,頭去撞,都是有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若是富貴之人,一朝失勢,落魄起來,這叫做『樹倒猢猻散』,光景著實難堪了。」

注音: ㄏ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猢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