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聚珍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律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聚珍本即活字本。清乾隆38年(1773),詔儒臣彙輯〔永樂大典〕內散見之書,及世所罕覯祕書錄目呈覽,勅鐫版通行。金簡管理武英殿刻書事務,認為書之種類繁多,刊印不易甚費,建議用活字印行,遂刻木質單字250,000餘個。乾隆帝有「題武英殿聚珍版十韻」,有序云:「第活字版之名不雅馴,因以聚珍名之」。當時在武英殿所排之書,稱〔武英殿聚珍本叢書〕。近代中華書局創製仿宋體鉛字,排印書籍稱聚珍仿宋本。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聚珍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