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鐳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ㄏㄨㄚˋㄒㄩㄝˊㄩㄢˊㄙㄨˋㄈㄨˊㄏㄠˋㄨㄟˊRaㄧㄣˊㄅㄞˊㄙㄜˋㄧㄡˇㄍㄨㄤㄗㄜˊㄐㄩˋㄏㄣˇㄑㄧㄤˊ˙ㄉㄜㄈㄤˋㄕㄜˋㄒㄧㄥˋㄎㄜˇㄅㄨˊㄉㄨㄢˋㄕˋㄔㄨㄉㄚˋㄌㄧㄤˋ˙ㄉㄜㄖㄜˋㄗㄞˋㄒㄩㄝˊㄕㄨˋㄐㄧˊㄌㄧㄠˊㄕㄤˋㄐㄧˊㄨㄟˊㄓㄨㄥˋㄧㄠˋㄕˋㄓˋㄌㄧㄠˊㄞˊㄓㄥˋ˙ㄉㄜㄓㄨㄥˋㄧㄠˋㄨˋㄓ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鐳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éi
解釋:
  1. 化學元素。符號為Ra。鹼土金屬元素之一。西元1898年由居禮夫婦從瀝青礦中分離而得。銀白色,有光澤,具很強的放射性,可不斷釋出大量的熱。在學術及醫療上極為重要,是治療癌症的重要物質。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éi
解釋:
[名]
1.(radium,Ra)化學元素。原子序88。鹼土金屬元素之一,西元一八九八年由居禮夫婦從瀝青礦中分離而得。銀白色,有光澤,具很強的放射性,能不斷放出大量的熱。鐳及其鹽類在學術及醫療上極為重要,放射線可破壞動物體的組織,並能殺死細菌,是治療癌症的重要物質。
2.瓶、壺之類的器具。晉.潘岳〈馬汧督誄〉:「寘壺鐳瓶甒以偵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uî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瓶、壺類之器具。《廣韻.平聲.灰韻》:「鐳,瓶也、壺也。」晉.潘岳〈馬汧督誄〉:「寘壺鐳瓶甒以偵之。」

2. (radium,Ra)化學元素。原子序88。鹼土金屬元素之一,西元一八九八年由法國居禮夫婦從瀝青礦中分離而得。其色銀白而有光澤,具強大放射性,可不斷釋放大量熱能破壞動物體組織,並能殺死細菌,為治療癌症之重要物質,在學術及醫療上極為重要。

注音: ㄌㄟ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鐳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