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工讀學校生產勞動(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徐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工讀學校生產勞動是大陸地區工讀學校的教學內容之一。組織工讀學校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的目的在於通過生產勞動促使他們改造思想,培養勞動觀點,養成勞動習慣,掌握一門生產勞動技術,為畢業後勞動就業打下基礎。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一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公安部和共青團中央制訂的〔關於辦好工讀學校的試行方案〕中規定:工讀學校應組織學生定期參加生產勞動,並將生產勞動納入教學計畫;要辦好校辦工廠、農場,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勞動場所;要加強勞動中的思想教育和技術教育;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的時間為每週不少於十二小時,勞動強度要適當並切實注意安全。(參見「工讀學校」)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工讀學校生產勞動(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