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校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ˋ
部 + 6 畫 = 10 [一]jiào[二]xiào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求學、教學的場所。如:「學校」、「補校」、「夜校」。
  2. 現行軍官的階級之一。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級。
注音:
解釋:
  1. 文書的複查核正。如:「校對」、「校正」、「校訂」。
  2. 較量、計較。如:「校量」。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校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o
解釋:
  1. 施教求學的地方。
    【例】學校、軍校、補校
  2. 中級軍官的名稱,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級。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o
解釋:
  1. 較量、比較。
    【例】校力、校量
  2. 訂正、考訂。
    【例】校稿、校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o
解釋:
[名]
1.施教求學的地方。如:「學校」、「補校」、「夜校」。
2.中級軍官的名稱,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級。
3.姓。如唐代有校桀。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o
解釋:
[動]
1.古代的刑具。枷械的統稱。《說文解字.木部》:「校,木囚也。」《資治通鑑.卷二六九.後梁紀四.均王乾化三年》:「庚辰,晉王發幽州,劉仁恭父子皆荷校於露布之下。」
2.較量、計較。如:「校力」、「校量」。唐.韓愈〈和侯協律詠筍〉詩:「短長終不校,先後竟誰論。」
3.訂正、考訂。如:「校稿」、「校覈」。《國語.魯語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於周太師。」
4.考核、考究。《荀子.君道》:「知慮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積久,校之以功。」
5.計算。《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校」是古代學校的名稱。據〔孟子〕載,夏代的教育機構稱為「校」,另周代的地方學校也稱為「校」,其功能除了教育平民子弟外,也是鄉民演練射藝、集會議論的場所。到漢代則規定縣、道、邑、侯國等地方行政區域的學校稱為「校」,均置經師一人,以教導民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ā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施教求學的地方。
    例如:學校 ha̍k-hāu。
音讀: kà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