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金瘡小草 - 教育百科
ˇ
ˇ
  • 漢語拼音 jīn chuāng xiǎo cǎ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n chuāng xiǎo cǎo
解釋:
植物名。脣形科筋骨草屬,一或二年生草本。莖長六至九公分,匍匐而生。葉深綠色,略帶紫色,對生,匙形或倒卵狀披針形。莖葉均有毛。初春開花,輪繖花序多花,呈間斷穗狀排列。脣形花冠濃紫色。果實卵球形。全草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之功效,並可療金瘡,止血長肌。也稱為「散血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金瘡小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