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瘤狀粒毛盤菌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瘤狀粒毛盤菌
英文名: Lachnum oncospermatum
描述:
子實體常聚集成群生長,大小為 0.25-0.4毫米,幼時圓柱狀,有柄附在基質上,有的一個柄獨立生長,也有的 2-7個柄相連而生,因此成熟時子實體頂端成花瓣狀。子實層呈淡黃色,邊緣及外表和柄皆覆蓋著褐黃色的毛。毛呈圓柱狀,半圓形頂端而基部稍窄,淡褐色具橫隔,表面有小顆粒狀突起物,72 x 2.5-3.8微米,毛細胞大小約8-22 微米長。子囊為(76-)88-96 x (4-)6-8(-12) 微米,呈棍棒狀,無囊蓋, J+,具8個孢子雙排排列。子囊孢子(24-)27-39(-42) x 2.0-3.2微米,紡錘形且兩端尖,表面平滑,無色,含2 個油滴。側絲細長有分枝,最寬處1.3-2.0微米。子囊下層含短胞組織。
分布:
澳洲、斯里蘭卡、爪哇、菲律賓、臺灣。
作者: 吳美麗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